1945年5月南宁配资公司,陈毅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七大上发表了讲话,并进行了关于新四军抗战情况的专题汇报。当谈到一位将领英勇就义的故事时,陈毅的声音突然哽咽,久久不能自已。他的眼中似乎浮现出那位英雄的影像,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缓说道:“死节之惨烈,抗战以来所仅见。”
那么,这位深深打动陈毅的将领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以自己英勇的牺牲让一位经历过无数腥风血雨的老总为之动容的呢?要解开这一谜题,我们还需要从新四军第3团说起。
当提到新四军的3团时,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被称为“老3团”的部队。它是新四军8大主力团之一,隶属于新四军第二支队。老3团的总部来自福建闽西,由黄火星担任团长,邱金声为副团长,熊梦辉为参谋长,而钟国楚则担任政治主任。
与之不同的是,新四军的“新3团”,是由民间抗日武装改编而成,来源于江苏,团长为巫恒通。
尽管许多人印象中,民间抗日武装的领袖往往是草莽英雄、草头王,然而巫恒通却是一位文化人。他于1903年出生在茅山,父亲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民,家境贫困,生活拮据。尽管家里捉襟见肘,巫恒通的父亲却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为了让儿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拼尽全力,甚至将家中的几乎所有财物变卖,以支持巫恒通上学。
展开剩余84%巫恒通的努力没有白费,尽管家庭贫困,他依然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业,最终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无锡师范)。毕业后,他不懈努力,经过几年打拼,于1936年成功担任了苏北泰兴县的教育局局长。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几个月后南京沦陷,泰兴县的县长携带金银细软逃跑。当时,面对县长的逃跑,警察局长也想悄然离开,巫恒通果断拉住了他,表示:“我们平时享受百姓的恩惠,在此关键时刻,怎能弃民而逃?”他激动的语气让警察局长无奈停下脚步。
两人收集了县里的武器,决定带领队伍到洪译湖一带与日军作战。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出发时,泰兴县的县长突然又回来了,反过来指控巫恒通擅自离职、携款潜逃、私自组建武装,试图图谋不轨。巫恒通一心抗日,结果被捕并关进监狱,经历了严刑拷打。
他的同事们得知此事后纷纷行动,最终帮助巫恒通保释。然而,他此时对蒋介石政府的腐败彻底失望,感到未来迷茫。
正当他陷入困惑时,巫恒通收到了来自无锡师范同学管文蔚的信,信中说管文蔚已经在丹阳组建了抗日队伍,邀请巫恒通前往共商大计。看到信后,巫恒通不禁欣喜若狂,立即动身前往丹阳。
在丹阳,巫恒通不仅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管文蔚,还见到了当时在抗战中十分活跃的陈毅。管文蔚是党员,曾任无锡县委书记,1930年4月因参与革命被捕入狱,抗战爆发后他组建了抗日队伍,陈毅闻讯前去接洽。
巧合的是,巫恒通此时正好来到,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在这次交谈中,巫恒通从陈毅那里得到了启发,并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听完巫恒通对家乡的介绍后,陈毅建议他回到茅山,自己开展抗日工作。巫恒通则一脸迷茫地表示,自己虽然能教书,但带队打仗实在不懂。陈毅笑着说:“不用担心,记住这16个字:发动民众、扩大武装、搞好统战,团结士绅。”巫恒通顿时豁然开朗。
此后,陈毅决定派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的连政治指导员曾昭墟来协助巫恒通。曾昭墟比巫恒通年轻一些,但他早在16岁时就加入红军,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两人携手合作,开始组织和扩展抗日队伍,并将几支民间武装合并,成立了句容县东北区民众抗敌自卫团,巫恒通担任团长,曾昭墟担任副团长。
1940年2月22日,巫恒通的队伍正式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成立了新3团。随着巫恒通的队伍加入新四军,他在部队内也遭遇了一些争议。曾经的“镇句江国民抗敌自卫团”具有高度自治性,许多人对于加入新四军心生不满,尤其是第二大队的大队长朱烈玉,他公开反对并威胁带领一部分人脱离。
然而,巫恒通早已察觉到朱烈玉有投敌之心。在一次冲突中,朱烈玉的保镖试图拿枪威胁巫恒通,但很快被彭冲的警卫员击倒,朱烈玉逃亡并最终投敌。为了清除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巫恒通带领队伍进行大规模整顿,将不坚定的人清理出去,确保了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在新3团成立后的第一次大会上,巫恒通谦虚地对陈毅和粟裕说:“我虽是书生,军事经验尚浅,请两位首长多多指教。”陈毅笑着回应:“谁不是书生呢?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巫恒通则迫切表示:“我还是局外人,期望早日加入共产党。”陈毅握住他的手,坚定地说:“党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我们会认真考虑。”
1940年5月28日,巫恒通终于如愿以偿,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带领新3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抗日战役,多次重创日伪军。日军对巫恒通视如眼中钉,屡次进行“讨伐”,但始终未能得逞。
敌人多次试图威胁巫恒通,甚至绑架了他的家人,并以他的亲人作为筹码,要求他停止抗日。然而,巫恒通毫不妥协,他毅然回信:“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要我停战,杀了我的一个亲人,我必杀十个敌人!”
1941年,日军将巫恒通的11岁幼子抓走,用以威胁他停止抗战。面对这样的威胁,巫恒通的抗战决心更加坚定。
然而,日军并未放弃,暗中策划了更多的计谋,甚至收买巫恒通的通信员陶发根。陶发根曾是巫恒通的得力助手,二人关系非常亲密,然而陶发根却因违反纪律与一名地主的女儿交往,最终导致了他背叛了巫恒通。
1941年9月6日,在一次突袭中,巫恒通被敌人围捕并受伤。随后,他被关押在句容宪兵队,敌人轮番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劝降,但巫恒通始终拒绝屈服。在泰兴监狱里,敌人继续对他进行施压,甚至拿出其儿子来威胁。然而,巫恒通依旧坚定不屈,誓言不向敌人低头。
1941年9月14日,经过长达8天的绝食,巫恒通因伤势加重不幸牺牲,年仅39岁。巫恒通的英勇牺牲引起了广泛的
发布于:天津市尚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